[原唱]
Paul Simon(保罗·西蒙)
[背景介绍]
山鹰之歌(El Cóndor Pasa),是一首秘鲁歌曲,由作曲家Daniel Alomía Robles于1913年按照安第斯山区民谣谱写而成,作为同名音乐剧的主题曲,秘鲁政府将这首名曲宣布为该国的国家文化遗产。

经典歌曲《El Condor Pasa》《老鹰之歌》中英文对照歌词
《老鹰之歌》真正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要归功于美国民谣歌手保罗·西蒙。1965年,他和搭档阿特·加芬克尔在巴黎一家剧院演出时,遇上了秘鲁的“印加人(Los Incas)”乐队。西蒙被乐队的安第斯音乐风格和阿洛米亚·罗布莱斯的作品深深吸引,于是,他在第二年邀请“印加人”乐队录制了《老鹰之歌》的器乐部分,并为它填上了英语歌词,改名为《老鹰之歌(如果我能够)》,收录在他的著名专辑《Old Friends Live On Stage》中。由西蒙和加芬克尔合唱的这首歌曲一跃成为世界流行音乐排行榜上的热门金曲。此后,又有许多音乐人将其改编成摇滚、流行、爵士,甚至拉丁舞曲等多种风格演唱,《老鹰之歌》由此传遍世界,成为欧美国家介绍安第斯音乐的标牌乐曲。1980年,它在德国多特蒙德欧洲音乐节上被评为“世界上最美的歌曲”。然而,在南美安第斯国家,人们并不接受保罗·西蒙填词的英语版本。许多当地乐队翻唱的这首歌曲,用的全都是原版歌词的古印加凯楚亚语版或者西班牙语版。他们认为,这才真正代表了《老鹰之歌》的精神。
《El condor pasa》(老鹰之歌)是一首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南美秘鲁一带的印地安民歌。El Condor Pasa的原版据传是基于秘鲁自由战士Tupac Amaro的故事。1780年,他在领导一场反抗西班牙人的起义中被害,死后变成一只Condor,永远翱翔于安第斯山上。秘鲁人民暨此体现对自由的追求不息,而歌名的直译就是”雄鹰在飞”。《老鹰之歌》原本是同名说唱剧的结尾部分,由3段组成,分别是一段亚拉维情歌(一种悲伤的印加古曲)、一段帕萨卡耶舞曲(一种欢快的街头节日舞曲)和一段秘鲁瓜伊纽舞曲(一种优雅的集体舞)。
[歌词欣赏]
I’d rather be a sparrow than a snail
我宁可是只麻雀,也不愿做一只蜗牛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没错,如果可以,我会这样这样选择
I’d rather be a hammer than a nail
我宁可是支铁锤,也不愿是一根铁钉
Yes I would, If I only could, I surely would
没错,如果真的可以,我会这样选择
Away, I’d rather sail away
我愿航行到远方
Like a swan that’s here and gone
像来了又去的天鹅
A man gets tied up to the ground
一个人如果被束缚在地上
He gives the world its saddest sound
他会向世界发出最悲伤的声音
It’s saddest sound
最悲伤的声音
I’d rather be a forest than a street
我宁可是座森林,也不愿是一条小路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没错,如果可以,我会这样选择
I’d rather feel the earth beneath my feet
我宁可感受大地就在你的脚下
Yes I would, If I only could, I surely would
没错,如果真的可以,我会这样选择
Away,I’d rather sail away
远航,我想要远航
Like a swan that’s here and gone
像一只天鹅四处飘荡
A man gets tied up to the ground
如果被束缚在地上
He gives the world its saddest sound
听到的只会是最悲伤的声音
Its saddest sound
最悲伤的声音